> 首页 > 罗老师讲希腊的故事
50. 温泉关战役

 

    公元前490年,波斯人自马拉松战役大败后,国王大流士(Dareios)一直在筹集军队,策划着再次对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发起进攻。他在整个波斯帝国境内招兵买马,征集到最优秀的波斯士兵,并加以严格训练。


    与此同时,希腊盟军的斯巴达国王莱奥尼达斯(Leonidas)也正在加紧战备,以迎战蠢蠢欲动的波斯帝国。


    这种两军相持的阶段一直持续了近10年之久,直至大流士去世,他的儿子薛西斯(Kserksis)即位。薛西斯继承了父亲攻打希腊的遗志,更加加紧了发展军事的步伐。公元前484年,薛西斯派大军自小亚细亚进攻希腊。


    希腊联军在科林索斯(Korinthos)召开会议,决定派一小股部队前往温泉关(Thermopiles)堵截敌人,以阻止他们南下的路线。希腊盟军此举还有一个目的,就是希望在温泉关牵制住敌人,以为自己赢得更充裕的备战时间。


    于是,公元前480年,希腊联军的7000名士兵,与斯巴达的300名精兵一同开往温泉关峡口,等待迎战强大的波斯军队。当时的温泉关仅有12米宽(今天的关口随着地质活动的变迁,已宽达1.5至3公里),一边是大海,另一边是陡峭的悬崖峭壁,着实是“一夫当关,万夫难过”。 


    与人力单薄的希腊军队相比,波斯一方却派来了数百倍的士兵。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,波斯大军人数多达5283220人。当然,这个数字显然是言过其实了,但它却从另一个侧面为后人描述了波斯军队的庞大。事实上,薛西斯的部队应该是在120万到170万之间。曾有人描述说,当波斯士兵的弓箭射出时,甚至可以“遮天盖日”。然而,斯巴达人却从不曾畏惧。他们是希腊境内有名的勇士,个个英勇善战,而且从小就经受过严格的体格及军事训练。在斯巴达,如果一个男孩子生出来时不健康,他甚至会面临被摔死的命运。当这些斯巴达英雄们听到有关敌人是如何强大的描述时,他们非但没有显出丝毫的胆怯,反而做出了这样的回答:“好吧,那就让我们在没有日光的阴影下战斗吧。”


    这里,还有一段著名的插曲故事。据说,薛西斯曾派使者到斯巴达人那里去劝降,希望他们与自己讲和,并许愿日后把希腊的统治权赐给斯巴达,条件是让他们交出手中的武器。然而,波斯使者自斯巴达国王莱奥尼达斯那里得到的回答却是:“你若是敢,就来拿吧。”


    斯巴达人的士兵没有统一的装备,是个人以自己的形式装备自己,武器也是自备的。为了制服敌人,他们都准备了最精良的装备及重型武器。有人曾经形容:希腊人简直是武装到了牙齿,只有他们的眼睛还露在外边,没有被铠甲遮住。而波斯士兵的装备属于轻型装备,铠甲几乎和没有一样,盾牌也如同稻草似的。希腊人的长矛也比波斯人的长,且十分尖利。这样的长矛插在波斯人稻草一样的盾牌上,那才是不攻自破。


    希腊盟军及斯巴达人还在温泉关的峡口处建起了一道城墙,用以堵住敌人的进攻。由于关口狭窄,波斯军队就是有再多的人也无法一次用得上。于是,薛西斯只好按每1000人一组,分批进攻。战斗打得异常的激烈,波斯人由于武器与装备都不及对手而死伤惨重。在开战的第一天里,波斯大军就损失了2000名士兵,而希腊联军仅死伤100余人。


    薛西斯看到第一天的战况,决定把自己的卫队派去攻打温泉关。所谓薛西斯的卫队,是由10000名最勇猛的战士组成的著名的“不死之师”。这是波斯部队中最精良的一支,每有一名士兵战死,立即会有新的一员填补上来,卫队的人数总保持在10000名这个数字上,因此也有了“不死之师”的称号。面对这样一支强大的队伍,希腊人使出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和勇气,他们把敌人引上悬崖、逼上绝路,许多波斯士兵不得不跳崖而死。原本几个小时便应该结束的战斗,双方竟激战了整整三天。


    然而,由于叛徒的出卖,战机出现了根本上的转变。一个叫做埃菲阿尔提斯(Efialtis)的人,带着波斯军队抄小路将希腊军队从侧面包围起来。随后,薛西斯暗中指派他的“不死之师”连夜赶去希腊人的后方准备偷袭。莱奥尼达斯的密探也了解到薛西斯部队的行踪,并及时通知了莱奥尼达斯。


    莱奥尼达斯临危决定,撤出所有盟军战士,只留下斯巴达人与敌军决一死战。盟军留下一小批力量与斯巴达人并肩作战,其余的人赶去雅典,抓紧时间备战海防。


    决战的那天早晨,薛西斯没有像往常一样登上他军营中的王位,而是亲自主持迎战斯巴达人。莱奥尼达斯也亲自率领300斯巴达将士及700盟军士兵,在实力极其悬殊的情况下,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战斗。最后,包括国王莱奥尼达斯在内,斯巴达将士全部战死疆场,只有一人因在医院疗伤而得以幸免。


    波斯人攻克温泉关后,直驱雅典,并一举将其攻破。雅典人被迫退到萨拉米纳岛(Salamina),眼看着对岸自己的家园被波斯人焚烧。


    温泉关战役虽然失败了,但却为希腊盟军准备海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。退居萨拉米纳岛的雅典人在赛米斯托克里斯(Themistoklis)将军的率领下,积聚力量准备自海上打击波斯军队。在随后萨拉米斯海战中,波斯人90%的舰队被摧毁,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米斯大捷。随后,希腊军队将波斯人赶至科林索斯东北、忒拜(Thiva)西南的基塞隆纳斯山(Kitheronas,又译基太龙)一带,并于公元前479年在普拉戴埃斯镇(Pulataies,又译普拉迪)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,从而有效地消除了波斯人在希腊的势力,为旷日持久的“希波战争”画上了句号。

 

 

 

【本文由希中网独家授权刊登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刊登】

 

 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