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零售业的顶流胖东来近日宣布,将设立“胖东来开放日”,给企业提供进入企业内部参观的渠道。参与人数每批次不超过15人,同一企业最多预约五人,收费标准为一人2万元(人民币,下同)。据悉,报名者络绎不绝。中国舆论场上有赞有批。批评者认为这是割韭菜、智商税,胖东来有些“飘了”。
2万元参观“门票”对普通人来说的确贵,但这点“米”恐不足以让胖东来折腰。毕竟,它不缺名气,也不缺流量。按照目前的“门票”,胖东来的账本上一年也就多了几百万元,但2025年至今胖东来的销售额已达180多亿,单在国庆中秋双节便斩获了8.2亿。为这几百万折损了公共形象,胖东来不至于算不清这笔账。
胖东来设置天价门票,应该是想提高门槛,劝退那些来蹭热度的,留住真心来取经的。此外,胖东来还会对参观者开放一些核心数据,这些是公开渠道难以获取的资料。对一些企业而言,这2万元的门票可能也是一套攻略秘籍。
当下,中国不少企业苦内卷久矣,产品服务同质化,老板们没利润,员工们没激情。胖东来,却成为中国人心中的“6A级景区”,从管理层到员工尽显幸福感、松弛感。“慢就是快”“以人为本”“极致体验”,构成了胖东来成功的秘诀。此前,被胖东来“操刀”整改的一些中国商超,业绩在短时间内逆势猛增,堪称最硬核的“活广告”。
对很多深陷内卷的中国企业而言,胖东来无疑是黑暗里的一束光。在头部企业管理经验成为稀缺品的今天,2万元买张门票,就能零距离、沉浸式学习胖东来的企业文化、经营哲学,这应算是一笔极高性价比的投资。给胖东来贴割韭菜标签,恐怕是对其行为逻辑的误读。
何况,付费参观在世界早有先例。德国西门子、美国迪士尼、日本丰田等企业,都设有付费参观、定制化研修等模式,并斩获了“方法论供应商”的美誉。
2万元的门票受追捧,也照出了中国商业环境的变化。过去,不少中国企业有“规模崇拜”情结,把追求规模、速度视为攻城略地的法宝;如今,一些企业开始转向关注员工幸福、顾客体验、社会价值的“价值崇拜”。这多少寓意着中国企业的进化,中国商业土壤的改良。
当然,舍得砸重金买“门票”,也不等于企业就能逆天改命。正如中国那句老话,“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”。胖东来只是照亮前行方向,而抵达终点的路,终究要看企业能否悟得透真经,更要看企业是否有决心和执行力。(席音/文)
【声明: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】
(李新秋)